找到相关内容308篇,用时9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看待命运?

    是恶的,因为各种因缘条件的关系,所以在三种不同的时间产生报应:   第一是:意思是指我们曾经帮助过周边的人,在很短暂的时间内,当我们遇到有困难时,他们亦会主动地发心来帮忙我们,这种报应是十分明显。   第二是生:就是说我们做了善事或恶事以后,这一生可能未立竿见影,实时见得报应,而是要等到下一生才得报应。所谓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生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   第三是后:意思是讲...

    达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0679267.html
  • 伽蓝殿简介

    》云:“寺院既有十八神护,居住之者,亦宜自励,不得怠惰为非,恐招耳。”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,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?该书又云:“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,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。”   关公(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1388949.html
  • 爱语:人生和睦的要素

    适遇国王逝世,诸臣正在物色贤君,见他睡在树下,庆云在上,树影遮身不移,如是有德贵人,就扶之为王。这是口业造的,毁赞因异,贫富苦乐之果亦殊。故普贤大士发愿“称赞如来”,就是重视爱语,要推扬人生和爱的...若实若不实。”   4、不恶口:恶口、是用粗言咒骂人;不恶口,是对人不说恶毒咒咀的粗言。   华严经十地品说:“性不恶口,所谓毒害语,粗犷语,苦他语,令他瞠恨语。前语,不前语。鄙恶语,庸*语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1489774.html
  • 伽蓝殿——伽蓝概念

    自励,不得怠惰为非,恐招耳。”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,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?该书又云:“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,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。”   关公(或称为关帝)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,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1190687.html
  •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(续)

    伤于物类”,而遭际不幸,“一生艰楚,荼毒备经”,写信向慧远诉苦,表示对果报思想的怀疑(见《广弘明集》卷18)。对此,慧远在《三论》中予以明确的回答。   经说业有三:一曰,二曰生,三曰后者,善恶始于此身,即此身受。生者,来生便受。后者,或经二生三生,百生千生,然后乃受。这种说法是纯粹印度式的思惟。按照这种说法,戴逵只考虑今生的苦果,没有考虑前生的恶业。因为“(祸福)倚伏之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2.html
  • 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

     '人惟欲眷属团聚,寿命延长,身心安乐,诸缘如意,正应发大悲心,行放生业,使天地鬼神,悉皆愍我爱物之诚,则向之所欲,当可即得。'  (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录序)   '我今幸承宿世福善,生于人道,...。'  (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)   '常行放生,常行杀生,天地鬼神常为鉴临,必当降以祸福,且勿忽其弱而欺之。'  (放生杀生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)   '圣君贤相,哲士鸿儒,...

    圆因大师编辑

    |放生问答戒杀放生功德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855555091.html
  • 行善为什么看不见善恶的报应呢?

    来,就认定这事是不可能的吗?或者有人跟你说,只要播下种子将来就能收获果实,但是现在又拿不出未来的果实给你看,难道要一定认为他是在胡说骗人的吗?   一、因果报应有与隔世   ,就是今世作善作恶今世就得到报应;隔世也叫做后,即是今生作善恶业(善恶事),要到来世才能得到报应,或者到以后几世、几十世甚至于几劫才得到报应。   从造业到果报的成熟,是需要一段时间的,就譬如种庄稼,春天...

    在迷途

    |报应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1565029878.html
  • 佛教业报论

    形成了客观的事实来说的,而业报则是从形成了主观的感受而言的。感受有苦受和乐受之别,所以《成实论》卷八〈三受报业品〉指出善业得乐,不善业得苦。如果从受的时间早晚来看,一般有三种情况,即是、生、后。如《成实论》卷八〈三报业品〉说:“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,是名;此世造业,次来世受,是名生;此世造业,过次世受,是名后,以过次世故名为后。”(T32?297b)除此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841649.html
  • 《三国两晋南北朝》《慧远》佛教思想体系

    经说业有三:一曰,二曰生,三曰后者,善恶始于此身,即此身受。生者,来生便受。后者,或经二生三生,百生千生,然后乃受。  这种说法是纯粹印度式的思惟。按照这种说法,戴逵只考虑今生的...观点,慧远作了三篇文章,一是形尽神不灭论,是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中五论之一,二是《三论》,三是《明报应论》。  关于形尽神不灭,慧远说:  火之传于薪,犹神之传于形。火之传异薪,犹神之传异形。前薪非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649534.html
  • 缘起的生命教育(中)

    一生造业,当生就感果,这叫做「」;有的则是今生造业,来世才受,这称为「生」;有的是今生造业,隔一生或多生才受,这称为「後」。因此若只看现生,有时未必「为善得福」,反而可能「为善得祸」或「为恶得福」,这只是前生业缘成熟的结果而并非「」,切莫因此对於善恶果报就产生了怀疑。如果不知来生会相续而只想到迟早迈向死亡,或只是感觉到无常的世间是如此地令人沮丧,因此所得到的生命观,尽是消极放弃式的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751716.html